2024年09月09日08:30 來源:中國紀檢監察報
“村民代表都來了嗎?有什么訴求可以一個一個講。”
9月5日17時左右,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“橋頭會”上,村黨總支書記封志偉提高了嗓門。
“生態補償金年初就說要給,拖到現在了。”“可以遲一些發,但是到底什么時間得讓我們心里有個底。”……沿著石階而坐的村民們,你一言我一語表達著訴求。
“鎮里剛給消息,9月下旬能兌付,今天到場的人要回去和鄰里講清楚。”坐在群眾中間的白沙鎮紀委書記張毅解答道,“這次還是按人頭發放,需要核對每戶人口情況,我幫著大家一起看。”
記者從村民處了解到,張毅是遇龍村“橋頭會”的“常客”,此前生態補償金遲遲沒有發放,他跑前跑后幫助協調了很多事情。
“今天聽說有‘橋頭會’,我們特意來看看。”村民們說。
遇龍河貫穿白沙鎮全境,河上橫跨三座古石橋,村民習慣結束一天的勞作后在橋旁圍坐,納涼憩息。后來各村就地取材,將各個橋頭演變成村里大事小情商量討論的場所,稱之為“橋頭會”,這也成為當地紀檢監察機關收集、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平臺。
“韋小翠戶1人,何玉生戶3人……”隨著封志偉的唱賬,張毅一邊仔細聽著,一邊核對每戶人口是否有變動。
“2023年村集體旅游收益較往年高很多,遇龍村每人能分到幾千元,這筆錢可不能出岔子。”張毅向記者介紹,年初,陽朔縣紀委監委聚焦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使用、項目建設、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環節,開展專項監督檢查。檢查中,工作人員發現村干部弄虛作假、截留挪用生態補償金的問題較為突出。
“農村集體‘三資’事關群眾的‘錢袋子’,如何精準發放是我們監督檢查的重點。”張毅說,今年應發的生態補償金已撥款到鎮里,這次來參加“橋頭會”就是要再次核對人口、賬號等信息,保障資金精準發放到戶。
一場“橋頭會”,聚攏一群人,查清一筆賬,解決一筐題……像張毅這樣,深入群眾中間監督保障農村集體“三資”規范管理的實踐,在桂林還有很多。龍勝各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干部發揮當地群眾議事“火塘會”的基層監督作用,嚴肅查處龍脊鎮某村村干部王某某、黃某某違規使用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結算工程尾款等問題。灌陽縣紀檢監察干部抓住“圩日”“廟會”“民俗節”等群眾集聚的時間節點,將監督關口前移,深入各鄉鎮各村屯開展“大接訪”活動,嚴肅查處文市鎮某村村干部村級項目公開不及時、侵犯群眾知情權等問題。
“如何管好村集體‘錢袋子’,直接關系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,也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。”桂林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,今年以來,桂林市紀委監委緊盯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突出問題,不斷拓寬問題線索收集渠道,在全市開展“促初心 聽民聲 助力鄉村振興”公開大接訪活動,同時組建清廉鄉村建設監督員隊伍,加強基層監督,重點查處監守自盜、貪占挪用以及違規處置集體資產等問題,堅決斬斷伸向群眾的黑手。4月以來,桂林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收集、處置農村集體“三資”領域問題線索583條,立案237件,黨紀政務處分140人。
隨著唱賬的結束,本次“橋頭會”也接近尾聲,村民們紛紛露出了滿意的笑容。
“分了錢以后,剛好用來裝修一下房子。”
“現在孩子剛開學,這筆錢下來將緩解家庭經濟壓力。”
“最后再跟大家告知,我們在發放的時候,要把字簽規范,代領的也要跟本人溝通好,有問題隨時向紀委反映。”暮色將至,張毅向記者告別,他們這次還帶了幾個信訪件下村,晚飯后要繼續入戶了解情況。(記者 王斯英 蔡藝芃 自廣西桂林報道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